宋圭武观点340你正在观察的世界与你不观察时的实际世界是两个世界
世界是互相联系的,且世界的所有存在都处在一种运动状态。存在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物质的,一种是精神的,且物质和物质、物质和精神、精神和精神,都是互相联系的,是互动的,且所有的物质和精神都处在一种运动状态。
你观察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世界互动的过程。这个互动,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也可以是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互动的结果,必然与你不观察世界时世界的实际情况会有所区别。
由于互动,所以,任何观察都是对原本世界的一种干扰,或者是物质层面的干扰,或者是精神层面的干扰,或者是物质与精神混合层面的干扰。由此,我们观察到的世界,与实际的世界是一个有误差的世界。观察干扰越大,与真实世界的误差越大,观察干扰越小,与真实世界的误差越小,但不可能没有干扰,除非不观察。
由于观察会干扰原来的世界,所以,不同的观察方式,会对原来的世界产生不同的干扰,最终观察结论也会不同。
另外,宇宙或世界中的一个具体存在所呈现出的多个特征也是互相联系和互动的,所以,对宇宙或世界中的一个具体存在所呈现出的多个特征同时进行准确测量也是不可能的。
上述结论实际在量子力学中已经得到实验证实。双缝干涉实验就是一个观察会干扰原来世界的例子。观察行为会影响原来世界的存在方式。另外,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原理说明,要同时精确测定一个具体存在的多个属性也是不可能的。
不确定性原理是海森堡在1927年首先提出的,该原理表明:一个微观粒子的某些物理量(如位置和动量,或方位角与动量矩,还有时间和能量等),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的数值,其中一个量越确定,另一个量的不确定程度就越大。测量一对共轭量的误差的乘积不小于常数h/4π(h是普朗克常数)
其实,由于观察效应的存在,精确测量一个具体事物的任何一个属性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测量到的数据,是受了观察影响的,与没有受观察影响的数据是有区别的。所以,所谓精确,都应是相对的,应是互动过程中的精确,是相对精确。
另外,由于每个人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不一样,所以,一个人所观察到的世界在大脑中的影像也不一样。不同的人,观察同一个世界,必然在大脑中形成不同的世界存在状态。所以,有多少人,就有多少主观世界。一个人总是会认为自己的主观世界就代表真实的世界,所以也可以说,不同的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里的。
人与人之间的争论,实际也是不同世界的碰撞。有共同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的人,就容易说到一块,就容易成为同路人和朋友。
由于万事万物时时处处互相联系互动,物质与物质互相联系互动,物质与精神互相联系互动,精神与精神互相联系互动,所以,如何做人,当处处时时行善事、有善念,因为恶行和恶念,在互动的情况下,必然结局是不好的。由于宇宙万事万物互相联系互动,所以,在宇宙整体层面,必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由此,时时处处有善念,时时处处行善事,是一个人的最优选择。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因果报应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本质是统一的,因为人类本质是自然的一部分。没有因果意识的人,既是愚人,也是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