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请不要误解本人的观点
宋圭武
本人所有视频和文章总的观点是,富人可以更富,这很好,我不反对,但不能让贫困人口更贫困,三农问题尤其要守住粮食安全和防止大规模返贫底线,这是总的思路。总之,希望大家能准确理解本人观点的本义,然后再批评和批判,甚至谩骂也可。我自己就出身农村,公社和承包制都经历过,各种农活都干过,也打过工,摆过地摊,深知基层老百姓生活不易。目前,确实有一些农民富了起来,但有一些农民生活还十分艰难,这里我是真心希望农民不要太穷,富人可以更富,但不能让穷人更穷,农村发展,尤其要守住两个底线。
另外,最近本人在一篇文章和视频里提到一个观点,认为吃饱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都归为农村承包制,一些同志认为我的观点不对,还有有些人甚至谩骂,其反对的理由是,认为任何改革首先要解决吃饱饭的问题,认为我是支持吃不饱饭的,其实这是对我视频或文章观点的误解。
我肯定是支持任何改革要保障吃饱饭的问题,这个观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常识,我不反对。我文章或视频的本义是说承包制与吃饱饭之间因果关系较弱,我的观点本义不是支持吃不饱饭,若理解成支持吃不饱饭或其它涵义就是误解。历史是一个合力的结果,吃饱饭也是一个合力的结果,包括国家对三农投入的加大,包括对外开放,包括农村放活,经济作物面积扩大,还有高考,还有技术进步,还有粮食进口增加等等。
同时,我认为过去的吃不饱饭,原因主要是过去的集体化目标主要是通过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来发展工业和城市,所以,大家吃饭紧张。
另外,对过去的集体化,也要辩证看,不要全盘否定。集体化过程是犯有很大错误的,58年大跃进,三年困难时期等,饿死不少人。但62年以后的小公社时期,比较稳定。过去农村集体化时期国家工业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农民和农村的贡献。
另外,62年以后的小公社,不是一大二公,农民有自留地。农民集体劳动确实有偷懒问题,但不是主要问题。不断的群众运动,对偷懒和腐败有很大制约。一般情况,偷懒在任何合作组织都存在,若以偷懒为原因,解散农村集体经济,则任何合作组织都可以解散。
另外,我的看法是,过去的农村集体化,尤其62年以后的小公社,并不是低效率,若真低效率,又如何支援工业化,支援三线建设。应是农村把自己的主要剩余都贡献给了工业,支援了国家工业化,是大家以吃不饱饭为代价支援工业发展。
改革开放后,大家吃饱饭问题解决了,但吃饱饭的原因不仅仅是承包制改革,有多方面的原因,是一个合力的结果。
另外,对承包制也要辩证看。承包制的好处是,承包制确实能调动农民积极性,这是事实。另外,承包制对一些有能力有关系的家庭有一定好处,这些有能力有关系的家庭可以更好发展,但毕竟是少数。另外,高考对农村带动作用大,一些农民的孩子高考出去,带全家也走出农村,或帮家里致富。但这是高考的作用,不是承包制的作用。
另外,承包制在计划经济环境下,还可以,因为农民不愁销售问题,或者只承包一个生产环节,符合经济学分工合作原则,也是可以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承包制实际让农民变成了小农经济,这就产生诸多问题。
承包制的不足是缺乏分工合作效率,农民需要投入更多劳动,农民更辛苦。另外,承包制无法面对大市场,农业是市场弱势产业,这也是不足。农民虽然有劳动积极性,但由于市场波动和价格波动,往往面临增产不增收情况,虽然农业产量增加了,城里人吃饱饭了,但农民生产的大量农产品没有好价格,没有稳定销路,有时甚至一年白干了,一年种的西瓜销售不出去,全烂在地里,一家人陷入贫困。这里一面是农民面临销售困难,农产品在地头没有好价格,另一面,城里人又高价消费农产品。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是,虽然现在吃饱了,但未必吃好了,化肥农药超标,土地污染等问题,在承包制环境下,监督成本高,无法有效监督,食品安全保障是一个大问题,大家吃有问题的食品,必然导致全民健康出大问题。上面这些问题都是承包制的弊端。
另外,说承包制比集体化效率高,实际情况是,在国家每年对农村有大量投入的情况下,农村还是出现土地撂荒化、务农老龄化、村庄空壳化、年轻人光棍化、精神荒漠化等问题,这与承包制效率高如何逻辑一致。
由于务农没有收益,农民主要靠打工。而外出打工又导致留守儿童、临时夫妻等诸多问题。另外,农民打工收益又与城市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目前,面临就业难问题,农民打工也越来越难。
如此长期下去,农村人口减少,农村凋敝,国家可能既面临吃不饱的问题,也面临吃不好的问题,还可能面临产生大面积贫困人口的问题,尤其城市人也可能会面临大面积贫困的问题,这会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目前,中国农村需要全面改革,要把过去的优点和现在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这里我文章和视频观点的本义也不是对过去体制的全面恢复,我是强调要把过去和现在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三农发展模式。这个新的发展模式是: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应实行半计划半市场体制,在流通上,应实行半统购半统销形式,在微观生产组织上,应全面建立半自治半行政集体农场。农产品价格要稳定。要大力发展有机生态农业。土地不能撂荒,能利用的土地都要尽可能利用起来。农村还要适度发展非农产业。城乡实行适度二元体制。
这里我的本意是通过半自治半行政农场,把农民变为职业农民,给农民一个铁饭碗,让农民稳定就业,预防大规模返贫,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目前,农民在城里找一个临时工都很难,可以考虑让农民在农场稳定就业,工资能拿到临时工工资也可,甚至比在城里打工工资低一些也可,因为在家门口就业,生活成本低。也就是说,在农场就业的农民工工资虽然没有教授高,收入没有城里人高,但至少工资水平要让农民的收入能维持基本生存,城乡差距不要太大。同时,对一些实在找不上工作的大学生,都可以先考虑安排到农场就业,解决生活保障问题。至于如何防止农场低效率,我在文章或视频里专门说了,这里不再重复。
总之,烦请一些同志能准确理解我文章和视频观点的本义,烦请不要断章取义,烦请不要把别人的观点加到我头上。不然,针对我观点的批评和批判是无意义的。另外,谩骂对别人对自己都不好,尤其对自己更不好。大家应理智讨论,通过说理解决一些认识模糊问题。不妥之处,请多指正,谢谢,谢谢。